
内容简介
《保险科技:国际创新实践》将保险科技分为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化、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和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通过21个典型的保险科技公司案例为读者全面展现保险科技的方方面面。保险逐步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通过将传统保险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产生深度的联系,让保险的产品、投保流程、保险定价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同样的,保险科技将会承担起当下互联网科技的角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改变。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致力于构建****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基于互联网和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研究平台、产学研有机互动的高技术项目孵化平台。
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跟踪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发掘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秀商业模式;二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数据,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三是进行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研究和案例开发,为监管层和业界提供咨询建议;四是进行互联网金融新型创业企业的孵化,鼓励创新创业;五是进行互联网金融的知识传播,以及相关领域的公益创业培训。
自成立至今,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一直致力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与项目孵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9月,是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由阳光保险集团捐建。
中心的宗旨是依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金融领域的学科基础,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继续发扬金融学院紧密联系业界的传统,整合业界资源,吸纳专家,组建一流团队,培养高端人才,推动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及成果的转化、落地,把中心建成金融创新领域的智库,为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业界提供基础研究和决策支持。
中心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先进的金融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顺应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趋势,推进中国金融学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开发和推广中国金融创新产品与模式,为金融监管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咨询。
前言/序言
本书内容编著于我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所开设课程“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与商业模式”的学生们完成的期末作业。这次课程开课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共有选课学生55人,其中本科生38人、研究生17人。同学们分别来自16个学院24个院系。多样化专业背景的同学为我们带来了对于“互联网金融”多元化的观点,同时反映了各背景的清华大学同学们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创新实践的广泛共识和开放心态。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与商业模式”课程中,同学们深入学习了全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以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金融科技赋能资产负债表、金融科技赋能创新型融资方式、金融基础设施四大分类为主线分析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在16周的学习过程中,这55位同学组成12个小组,参与了课程的学习、讨论和思考。期末结束,我们为每组学生挑选了1个与保险科技行业相关的国际创新案例,要求他们基于所学所想联系商业实践进行案例分析,从行业、公司发展、未来规划等方面分析保险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创新商业模式并总结规律,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探索方向。本书正是根据课程同学们的期末作业编著而成,并收入了小部分《互联网保险:国际创新实践》的优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