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保险是抵御风险的有效途径,购买保险在生活中越来越常态化,人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保额应该选择多少才好?不同险种有不同的保额,如果保额配置得不够合理要怎么办?
案例:朋友小李是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今年38岁,年初小李到医院做了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结果被查出患了直肠癌,还好发现时是早期,小李及时接受了治疗,前后治疗费花去了20多万,事后,小李在一次聊天中说起关于这次治疗费,他是又庆幸又可惜,原来他早前给自己买了一份重疾险,保额是10万,还好是这10万帮他使上了一半力,可惜的是,他觉得自己的保额买得太低了,当初对购买保险需要配置多少保额都没有概念。
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也思考过,对于不同的保险产品,该购买多少保额才合适呢?惠新君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一、保额不宜过低或过高
1.保额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不同的家庭对保额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况且,保额的高低不仅要根据保障需求来设定,也要从个人实际的经济情况出发。
1、保额过低
购买保险的目的在于抵御风险,其中保额的高低决定了抗风险能力的强弱。如果保额太低,而不足以起到抵御风险的损失,打个比方,重疾保险购买了8万,而治疗费用需要30几万,难么这8万的保额也是杯水车薪,没有太大的意义。
2、保额过高
当然,如果不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保额高也就意味着保障高。但是,我们前面说了,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来权衡保额的高低,一味地追求高保额,可能导致后期保费无法顺利续交。
二、不同险种需要多少保额?
1、意外险
保障风险:对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意外事故造成的身故或残疾进行保障。
风险损失:意外是不可预见的,但却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理赔方式:给付型(意外医疗除外)。
保额设定:保额至少要覆盖家庭负债,最高无需超过年收入的15倍。
2、重疾险
保障风险:对重大疾病进行保障(不同产品保障的重大疾病有所不同)。
风险损失:如果罹患重疾,除了高额医药费护理费,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开支,例如营养费康复费,家庭生活开支。并且这段时间病患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因此,重疾险保额要做足。
理赔方式:给付型。
保额设定:至少20万保额用以疾病治疗,可再按照年收入的5倍叠加保额用以支撑后续开支。最好不要低于20万(大城市30万),50万相对比较完善,还有更多需求的可再高一些,例如想要去国外进行治疗的,可以再做高一点。
3、医疗险
保障风险:用以弥补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风险损失:医疗险报销的是治疗费用,也就是说,最高不会超过被保险人的治疗总花费。
理赔方式:报销型。
保额设定:可以直接购买百万医疗险,因为一年期医疗险非常便宜。
4、寿险
保障风险: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
风险损失:一旦家庭经济支柱身故,则剩下的家人会失去生活保障,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保额的规划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来制定。
理赔方式:给付型。
保额设定:要覆盖家庭负债,如房贷、车贷等。如果没有家庭负债,则根据家庭生活开支为基础进行规划,至少20万,最高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5倍。
三、保额配置不合理怎么办?
1、保额不足
正如小李一样,可能对保额高低的设定没有什么概念,买低了,或是因为经济限制,不得已只能购买较少的保额。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相应的增加保额就可以了或者重新再购买一份作为保额叠加。如果你买的是长期险,保额不足,可以考虑购买一份短期险来补充。
例如之前只买了保额较低的定期重疾险,那么就再购买一份保障终身的重疾险,叠加保额,覆盖更长的保障期,使原有的保障,更加完善。
2、保额过高
如果对目前生活不造成经济压力,是没关系的。
如果经济压力比较大,那么可以咨询相关保险工作人员,对保额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保额,从而减轻经济压力。
3、不要轻易退保
退保需要慎重考虑,在经济压力还不是那么大,产品和需求相差不算太远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退保。
每一份保单都有自己的现金价值,退保退的不是交的保费,而是对应年份的现金价值。尤其在保单的前几年,现金价值是非常低的,因此退保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
当然,如果产品确实买错了,不适合,不符合自身的保障需求,那么就要考虑退保再重新投保。
这里有一点惠新君要提醒大家,退保一定等到新保单的等待期过了之后再退,不然退了旧保单,新保单还处在等待期,期间出险也赔不了。
有关购买多少保额合适以及保额配置不合理怎么办我们就说到这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