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必需品,然而,选购保险产品也有很多坑,稍不留神就容易踩坑,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选购保险产品最常见的四大坑。

一、通过保额识别产品保障功能
为了满足消费者保障与理财的双重需求,不少保险公司将保障型产品设计为万能型,让消费者在享有保障的同时分享投资收益。
但个别保险产品仅有保障之名,实际上提供的保障功能却很低,根本达不到相关风险的覆盖。
比如,和谐健康某万能型护理保险,该产品护理责任风险保费占保费整体比例较低,导致护理责任发生时,相应保障金额很低,不符合护理保险产品本意。
二、不考虑自身实际,跟风投保
保险产品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之说。
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适合的保险产品就不一样。一款好的保险产品上市了,可能不少人都会跟风投保。
但是购买保险时,应该考虑的是自己家庭成员状况和财务情况,购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
三、不看合同,忽略条款细节
很多人买保险的时候,看到保险合同诸多条条款款就觉得头皮发麻,繁多的条目劝退了诸多投保人,很多投保人在投保时不注意看合同,忽略合同里的细节。
殊不知,这种行为在无形之中为自己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
保险合同哪部分最重要?
保险合同中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保险单了。保险单记录着所买保险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信息和产品信息。
通过保单个人信息可以知道保单号、合同成立日期、生效日期、投被保险人及受益人,根据保单号我们可以给保险公司致电,查询合同的全部信息。
因此我们在拿到保单之后首先要核实各种基本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除了关注保单个人信息以外,产品信息也不能忽视,产品信息一般包含保险名称、保险金额、保险期间、保额及年交保费等信息等。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买的是什么类型的险种,保额是多少,保多久,每年所交费用是多少。
四、警惕不合理投资收益率
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既跟大环境的市场利率相关,也因险企的投资能力而不同。
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光,个别保险公司刻意调高投资收益率假设,让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更有竞争力。
以中融人寿为例,该公司某两全保险利润测试投资收益率假设高于公司过去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
显然,该产品实际兑付时很难达到预期收益率,同时还有可能出现产品定价偏高的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两全保险、万能保险等理财型产品时,应查查公司产品历史收益率、公司近几年的平均收益率以及目前市场大致利率水平等,综合考虑产品是否能达到预期利率。